有人說:房地產是周期性的,歷史的線條都是上下起伏,現在的低谷應該只是暫時的。那么未來房地產市場會是這樣嗎?
01
2022年冰冷縮影【小麥換房】
老地產人:復蘇需要時間...
回顧已接近尾聲的2022年,即使你沒有從業房地產,也能非常明顯的看到,這一年樓市基本在寒冬度過。
救市一直在進行,身在莆田也能感同身受,房貸利率下調到近年來的最低點,首套執行僅4.1%,公積金貸款額度也同步放寬,開發商取證銷售的門檻下調等等。
其他城市的招數更是五花八門。今年年中,河南省的建業地產登出一則“小麥換房”的促銷廣告,吃瓜群眾驚掉了下巴,農作物換房子的操作著實有些空前絕后,但背后也充滿著無奈。
無論是依賴房地產經濟的地方政府,還是掙扎已久的開發商,他們的目標都只有一個:讓低速去化的房子重新“脈動”回來。
怎么調平房地產這個大天秤?確實有一定難度。
雖然各大城市都做出了很多“放寬型”措施,但現階段的市場,仍然沒有達到非常好的反應預期。有一位從業地產10余年的同行認為: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想復蘇,不僅需要時間,也更依賴政策調節。
02
“六大行萬億支持、央媽降準...”
地產圈:春天要回來了?
前幾天,兩條重磅消息一度刷爆“地產圈”,有人說這是要直通任督二脈。
11月24日,中國工商銀行與萬科、金地、龍湖、碧桂園等12家全國性房地產企業,以總對總方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達6550億。除此外,中國郵儲銀行也和碧桂園完成簽約,據不完全統計,僅11月23-24日,開發商獲得來自金融機構的授信及發債額度已近萬億元。
有人說這操作算是直接輸血了,畢竟現在開發商們嗷嗷待哺,最缺的不就是錢嗎?不過也別太興奮,有一句話要劃重點,前提是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,特別是合理這兩個字。
前后相隔一天,11月25日,央媽表態:這一次降準又要釋放資金約5000億,消息一出,朋友圈的中介們又活躍了,“樓市要大反彈啦“、“趕緊下手抄底了!”......之類的營銷湯藥都端了出來。
樓市的持續性下行并不是一件好事,希望市場復蘇,也是地方、房地產行業人員、房地產上下游行業人員等多方角度的迫切追求,但咱們還是要清醒點看待這個問題。
雖然目前國內的市場確實急需一次觸底反彈,但近年來三令五申的政策方向,可不能拋在腦后。
房住不炒仍然是大基調,即使現在放寬了開發商的融資渠道,但估計也很難像以前一樣,“水龍頭”不會再開那么大,大概率是要讓市場回到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,維持穩定發展是關鍵,由于各個地方面臨的情況不同,所以也倡導因城施策,但絕不是讓地方把它重新燃燒起來。
蘭亭雅居2023-09-07
國投迎賓府2023-06-29
聯發玉湖宸悅2023-09-20
保利建發棠頌和府2023-09-24
建發龍湖書香府2023-06-26